Search

《打造簡約的富足生活》
~第ㄧ篇 居家生活診療~

早上送小孩出門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打造簡約的富足生活》
~第ㄧ篇 居家生活診療~

早上送小孩出門上學,買完菜後,
覺得肚子好餓,
本來打算不吃早餐執行168的,
結果忍不住繞到很久沒去的早餐店,
不但吃到過飽還外帶一份丹麥土司🤣,
吃撐的肚子和褲子都讓我後悔方才的決定。
於是我想到許久以前寫的這篇專欄,
找出來和大家一同分享,
讓我們一起來診斷一下,
你中了幾項呢?

🤔症狀1.
明明衣櫥裡的衣服多到快塞爆了,
但出門前怎麼翻,就是找不到衣服穿。

🔹診斷:
因為不穿的衣服沒有處理,
又一直添購可有可無的衣服

🤔症狀2.
想要用某些物品或工具時,
翻箱倒櫃怎麼樣都找不到。

🔹診斷:
因為沒有給物品一個適當的家,
例如同類型的物品,卻收納在不同場所,
或是使 用完畢沒有物歸原位。

🤔症狀3.
本來很喜歡,覺得很好用的物品,
買了許多備份,但是後 來發現,
其實也沒那麼好用,
結果一直囤積在櫃子內。

🔹診斷:
會『囤積』是因為沒有安全感,
但是現在購買物品太方便了,
到處都有24小時營業的超市,
網路購物也很多,如果真的要囤貨,
所有備用物品囤一份就夠了,
不需要囤一堆,把家裡當倉庫,
我們的家是要拿來舒適居住的,
家裡的空間很珍貴,
不應該拿來當倉庫。

🤔症狀4.
出門買東西填飽肚子,
買回家後才發現買太多了,
根本吃不完。

🔹診斷:
我們常常超乎預期,
因為我們無法預知下一步的自己會是怎樣,
所以想說『多一點』比較好,
但是那個『多』,就是多餘的。

🤔症狀5.
看到廣告或DM上面寫「限時特價」
「買一送一」「限量100組」,
就忍不住………….買買買。

🔹診斷:
如果剛好有缺,當然可以買,
但如果明明沒有需要,就可以忽略這個訊息,
因為我們只買『需要』的,
而不是買『想要』的。

🤔症狀6:
看到身邊的人穿了漂亮的衣服,
或買了好用的東西,心生嚮往,
也跟風趕緊去買一個,
買回來後才發現根本不適合自己。

🔹診斷:
我們會對美好的人事物嚮往,
這是很正常的,
但我們嚮往的方式可以是欣賞,
而不一定要擁有,
如果我們以為跟他穿一樣的衣服,
用一樣的東西,
就可以變成他,那就錯了,
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都是特別的,
如果發現自己有很嚴重想
「模仿他人」的傾向,
也許是因為對自己太過沒有自信。

🤔症狀7.
下定決心要好好整理家裡,
花了好大一番工夫,
結果不到幾天又打回原形了。

🔹診斷:
因為你只有把雜物收好,
而沒有把雜物清除,
沒有做到『整理』,
只有做到『收納』,
所以如果沒有先整理就直接收納,
那充其量量只是把一堆雜物、垃圾,
再搬回櫃子裡放好而已,
是沒有用的。

🤔症狀8.
買了很多收納用品和櫃子要來把雜物收拾整齊,
結果家裡空間越來越小,
雜物越來越多。

🔹診斷:
所以一定是先把家裡整理完,
篩選到沒有多餘的物品後,
最後留下的東西才做收納,
此時才需要考慮時是否需添購或更換收納用品。

🤔症狀9.
想要整理物品,卻不知道要丟些什麼東西,
不知從何下手。

🔹診斷:
先從最容易取捨的東西開始,
不要從珍愛的種類開始,
或是先從眼睛看得見的地方開始,
請參考之前『平面淨空』一文。

🤔症狀10.
看到別人家很乾淨整齊,
暗自覺得:那是不可能發生在我家的。

🔹診斷:
一定可以的,只要一點一滴慢慢累積,
有耐心地用正確且適合自己的步調,
每個人的家都可以逐漸地改變成理想中的
模樣。

這些診斷內容只是很初步的點出問題,
要確實解決當然無法只靠這三言兩語,
所以歡迎繼續鎖定這一系列的專欄,
我會繼續討論與分析。

待續~~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想要有系統、方法的整理家,
歡迎報名整理課程
✳️第六期21天整理入門課程
#可申請免費試聽,請私訊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506534737035108/

✳️第三期《用少物,過好日》進階課程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4039749282751176/

#享生活打造無印之家
#簡約生活
#斷捨離
#整理收納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是敏恩老師,這是一個喜歡整理熱愛日式風格的簡約之家,是居家生活相關的分享園地,也提供線上諮詢、整理收納實作課程、直播課程,歡迎瀏覽或留言
View all posts